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,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,推进书香校园建设,我校语文教研组举行了以“阅读·分享·成长”为主题的名著教学课堂学习活动研讨。
本次活动,由七年级的耿庆刚老师开设《海底两万里》名著交流课,
八年级苏婷教师开设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名著交流课。两位教师均在课前深入钻研名著,并注重课前任务布置、课堂活动设计,引领学生向名著更深处漫溯。
耿庆刚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不同层次,不同内容的展示,从理清“海底航线图”到分享“航海日志”,最后,给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写信介绍尼摩船长,既拉近了学生与名著的距离,又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与细腻。
苏婷老师的课堂清晰且丰富,针对主人公的成长,由“我见证你的成长”、“我感知你的形象”到“我汲取你的力量,”引领学生在交流中走进作品,走进人物。两节课,师生互动充足,课堂气氛活跃,这些,既是精彩的课堂呈现,又是阅读方法的引导。
课后,两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情况作了简单小结,语文组全体老师围绕这两节课进行名著阅读的研讨。教研组长朱莉莉指出:对于名著阅读,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,二要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思维,三要把名著阅读精细化,课程化。要想在名著教学上做扎实,还要靠教师有所作为。
最后,秦主任对这两节课做了评价并对活动做出了总结:两节课都能从整体把握、片段精读、人物特点、写作手法去指导学生阅读,层层深入,深入浅出,妙趣横生!名著阅读课应有别于学生平时的自由阅读,重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后把阅读引向深入,课堂的构成应是各种学生活动,学生活动的选择与活动的深度决定了学生阅读课的质量。
名著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,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味,点点践行,希望通过学习,教师们的课堂得以提升和完善,共同为名著阅读教学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天地。
供稿、照片:莉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