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 言
孟春三月,莺飞草长。时光的车轮匆匆向前,来不及回味,来不及感慨。更多的风景与希冀又扑面而来,带着温暖,带着力量,带着花香。让我们放慢匆匆的脚步,静下心来,用心去聆听那花开的声音……
今天,我们遴选的只是部分佳作代表,是一个缩影。嗅着书香,喜悦分享,纤纤稚嫩尽情流淌。或徜徉书海,意犹未尽;或心灵独白,娓娓道来;或励志奋进,激励自我。
很难忘,这些年来,我们树人的每一位学子,他们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细致入微的呵护下,快乐学习,健康生活,奋力进取。我们欣赏到了他们尽情展示出的拼搏奋进的美丽,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一种努力做最好自己的决心。他们与校园一样美轮美奂,一样焕发着勃勃生机。她们刻苦拼搏、奋力进取的精神是对学校核心文化最好的诠释,已凝练成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。
“成功的花,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!然而当初她的芽儿,浸透了奋斗的泪泉,洒遍了牺牲的血雨”。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,携手奋进,一起用勤奋演绎更多的故事,让校园因我们而更加精彩!
树人的每一缕花香,都是那么沁人心脾;聆听同学们生命拔节生长和花开的声音,就是老师和家长们最幸福的时刻!
郑 石
苏 轼
观沿途之松,悟前进之道
行于莽莽黄山间,我自是心潮澎湃。
扶着湿滑的石壁拾级而上。抬头看,峰峦如聚,似斧戟勾叉直刺天空。低头远眺,来时路已隐没在云雾袅绕间。行于深山巨谷中,总让人感到无所依托但我年轻气盛,一路无心观景,一心只想全力跑至山顶,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。
从拂晓时分开始往上跑,至此已三小时有余但峰回路转,山路崎岖,前方仍旧望不见尽头。而我只顾前路,全然没在意周围风景,著名的迎客松和黄山石都被我迅速略过。只顾低头赶路,我已感到双腿发软。但碍于难以言说的自尊,我还是咬着牙往上跑。
又跑了一刻钟,我感到全身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“停下”,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,即使心性狂傲,不屑停下观景,我也无法再前进一步。我有些丧失信心,坐在石头上,揉揉发抖的双腿,心想“这黄山胜景,怕是与我无缘了。”
正灰心之时,我忽地瞥见一抹青绿——那是一棵松树。
既已停下脚步,我决定观察一下黄山松树的瑰丽。我慢慢挪动脚步,离得更近一些,我竟惊讶的发现,这棵树的根大多裸露在外,紧紧攀附着峭壁,傲然挺立,好似飞龙在天,俯瞰众生。
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松树的内心:即使不如迎客松那般出名,但仍在坚强地活着,骄傲地活着。我看到它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里拼命汲取养分,它的幼苗冲破岩石初见阳光,它的根攀附山岩而能傲然而生。
温室只能孕育娇花,风雨才能培育强者。我抚摸松树粗糙的树皮,好像听见了它的呐喊:“困难只能使我更强大!”
告别松树,我重新坚定信心向上迈步。这一次我不再一味奔跑,而是不时停下观黄山沿途胜景。而这次,虽速度不如之前,我却收获颇丰。
青春不只有向着目标一味奔跑,低头赶路,沿途风景也很美丽。王阳明少年时,一心获得成就功名而不得。后来他停下脚步,在山涧荒野中冥思,终得到知行合一的心学真理。人生亦如此,向前奔跑固然重要,但不时停下脚步,观沿途之景,才能收获更多领悟。
与其抱怨路途遥远,不如停下一睹胜景。
刘子涵
屠呦呦
风景心底来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这句只在书本上见过的美丽奇景令我心驰神往。终于这次暑假我前往了神秘壮观的莫高窟。
我们的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河西走廊上,恍忽中,我听到了马头琴的咙喉暗哑着,冬不拉的和弦低沉着。哦,是莫高窟,它又在拨动着我的心弦。
曼妙身姿-----飞天
走进莫高窟,你曼妙的身姿跨越千年向我飞来,你是舞姿曼妙,神秘莫测的飞天。
跟随着你的身姿,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,细细聆听历史的磬音。那墙上早已褪色的壁画此时重新闪烁起了星点的光,焕发出了勃勃生机,透过此我看到了千年前人们提着昏暗的灯于此细细勒勾,描摹出了一个个不同的身姿.
望着这一排排壁画 ,我看到了千百年前艺术的辉煌。
沙漠之眼-----月牙泉
向前走向,一阵光亮传来,我看见了天的镜子, 沙的眼睛———月牙泉。
月牙泉水碧连空,飙起黄沙拨动弦。”斜倚在鸣山间,你是如此的碧绿而淡定。即使狂妄的风沙呼啸着拂过脸颊,你却始终温婉如玉,水是碧绿的,那绿简直胜过江南小溪。在这茫茫沙漠间,它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,为荒芜的沙漠之中带来碧绿。
驻足间,透过月牙泉我佛仿看到了中华民族在无限危难中仍不可磨灭的精神。
沙地卫士———白杨
行走间,目光不禁被远处高大的身姿所吸引,映着残阳余晖,你擎着头顶的一方绿意。在茫茫黄沙间增添一份生机,之前书本上的白杨此时呈现在我的眼前。它的身姿挺拔,好似一位战士守护着脚下这方土地。透过它,我仿佛看见了边疆人们克服重重困难,在这漠天黄沙中所做出的努力,看见了百年来中国的崭新面貌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时要躬行。昔日觉得遥远的事物,如今已悉数展现在面前。通过这次旅行,我的心醉了,神思清净了,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更进一步。我想青春不止是赛跑,读万卷书的同时亦要行万里路,感受别样的风景,倾听内心之声。
莫高窟的风景深深印于我的心中……
魏嘉怿
李 白
一条大河波浪宽
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...”
稻香滚滚,麦浪股股,沁人心脾,那金黄如一片阳光洒入了心田般温暖、流淌……
秋末时节,那秋风似带走了夏日的骄阳,又似带来了冬日的刺骨,麦田地中早已是一片金黄,那黄的天真,黄的灿烂。秋风和这麦穗撞了满怀,落下的穗籽洒满全身,摇晃了一地的清香。夕阳落在手背上,淡雅得令人心动,但心里的怅然若失淡淡的,像极了这样的清香。
那稻苗从萌芽到成长半年未到,它们或许娇情,又或许坚韧,矫情于他们的松土施肥,坚韧于环境的风霜雪月。漫步于稻田之间,低着头,穿过这片稻田,才能回家。麦穗上的刺如同浪尖般划过我的风口,忽地站住,不知怎地泪水突破了眼的最后一道防线,绵延泪下。看着手中的画笔,记忆里明明我常常会写呀写,从清尘收露到小曲幽坊月暗,从麦穗上飞过的一只只鹊鸟到草稿纸上写下的胡思乱想,那是我发现美的能力,是我引以为豪的,用文字描绘的生活。我想念烟火气因笔下而变得清透的感觉,只是它离我越来越远。
那股股稻香中夹杂着些许潮湿的味道,身旁的河水声汩汩作响,一个小身影在我脚下,阻碍了我前行的路,低头看去是一只鸭子。跟着向前走去,不知觉间走到一条河边,那河水顺流向下,浇灌着一片片稻田,顺着河水流动的方向,看到了几片黑色的身影,他们头发早已花白,但鬓角的花白中仍挺着根根青丝,就如同他们那一生的坚韧。他们拿着锄头,手上干裂的口子早已接了疤,那是他们被稻麦吻过的伤口。他们弯着腰,高兴地抚摸着自己的劳动成果。那个个皮肤黝黑,脸上的纹路似一道道沟壑,那是汗水的痕迹,那是岁月的沉淀。他们脸上的笑容如镰刀般,一双双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对金黄的热爱,是他们对自然的热爱,更是对劳动的赞美。他们的嘻笑声夹杂在潺潺流水与阵阵稻香中,愈发的融入与汇合。阳光透过稻田绽放在心里,稻籽的香味清透我的鼻尖,手中的画笔动了动,但没有画下来,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美只要我们见过,来过,为此欣喜过,就足够盛大。
他们像条条小溪一样,源源不断地先前流淌着,滋养着万物,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个他们,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劳动者汇聚成一条大河,他们共同流灌着祖国农业的明天与未来!
如今,现在的劳动者们越来越多,这条大河越来越宽,他们在稻田两岸滋养着万物,哺育着我们,推动着祖国的长河向前流动!
愿让这世间美好环环相扣,愿让这大河流灌稻田,愿让这人民搭建未来,愿让这祖国的长河绵廷流长!
朱瞳雅
竺可桢
生命的温度
一花一木,一树一草皆是阳光沐浴下冉冉盛开的生命。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,凋零与盛开在时光的流动中不停循环反复地上演。但仅在这短暂的花季,享过青春的朝阳,也经过最终的落幕, 熙熙攘攘却也留下了自己的温度,孕育着新生,作幕后的暖阳。
夜间的细雨冰冰凉凉,落在肌肤上,四散开来,微微晃动,几颗粒子又如胶似漆的纠缠在一起,滑过的痕迹在日光下闪闪发亮,好像是从天间落下的星辉,萦绕着新生的清快气息,却也砸得几分生疼,冰冷的温度也在身上流动起来,真是两面的雨。
我撑起了手上的伞,踏入阴凉的小巷。小巷很是拥挤,紧紧依靠的房屋像是拥抱着寻求温暖。 伞边似是蹭到了什么,在伞上擦出了哗啦的声音,我回头望去,一抹艳红映入双眼,与四周的环境相差很大,我凝视望去,才发现是一簇挂在枝头的桃花,她是如此的娇艳,如花似月般的年华。倘若她生在百花丛中,也是捉人眼球的。她吸引着我踏步向前,一靠近,便闻到到了那股青春的清新气息。正欲再一次向前,屋檐落下的雨,止不住的哗啦哗啦的灌下来,原本温暖的温度,瞬间冰冷下来,地上飘落的花瓣似乎也从未有过生命的温度。
我惋惜的不愿再看,回过头正想要离开,心头却莫名涌上一股不甘的情绪,看着幽深狭长的小巷,不死心地再次回头,忽然发现枝头剥去繁华的艳丽衣裳后,竟然生长着颜色依然活泼的种子。我望向地上被雨打湿的花瓣,红色依旧娇艳,温度依旧存在。
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”盛放的花瓣沐浴着阳光的温暖,滋养着怀中的种子,看似凋零的结局,却也是新生的开端。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生命的温度在时间的长河里代代传承。
熙熙攘攘的人间古道,四处都有凋零,也不乏盛开,生命的温度从未在此熄灭,在暖阳的沐浴下,留下生命存在的温度。
成思汗
徐光宪
祖母,最懂我
一轮轮岁月变迁,红一次梅,粉一次桃,绿一次瓜,红叶飞落,唯一间老屋,一个小院,祖母在等我,也最懂我。
我回溯过往,记忆如湍奔涌。
儿时的小院清秀无比,凉风习习,绿树成荫。每当我奔回老屋,总会被祖母拉走,拍拍尘土,叫我帮忙。“院里的苦瓜熟了,都老大了,去摘几个回来”。我就拿着盘子,极不情愿的跑去摘苦瓜,还抱怨租母不懂我。一下锅,我便跑走,躲到房后。祖母一见人不见了,最懂我,将我拉来,声声劝说瓜的美味,无可奈何,只好吞下,可在不觉中,我却爱上了苦瓜。
现在,我已成为一个翩翩少年,我搬离祖母,最懂我的人不常见面。
那天,风推开门,祖母一那个最懂我的人再入我的眼帘。我笑了,祖母的头发已泛银,道道深沟令我动容、我拥抱她,互诉心肠。祖母更懂我,拉着我的手轻柔地说:孙,我给你带瓜了,你学习累 ,苦瓜清肝明目,我给你炒一盘,“经历岁月,已不知苦瓜何苦,我点头答应。
祖母信足厨房,切开苦瓜,一阵阵清香徐来,进入心房。我不觉地期待起来。一串轻轻的脚步,熟悉的味道由远及近,祖母坐在我对面,阳光碎了一地,温柔地拢着我们。我夹一箸苦瓜送入口中,虽有微苦,但却很甜。我向祖母称赞;“还是你呀,最懂我!”祖母笑了,却突然拉住我的手,原来,她在家中苦练厨艺,是为了我在吃到健康的同时,能大口吞下不再嫌弃。我注视着她,眼中有闪光。太久不见,你仍是懂我,爱我。
在我的脑海,老屋拆了,院头的桃,梅枯了,枫叶飘落,村里的小孩走出村口,村头的黄狗不见了。可是祖母依旧在,在等我,懂我,不论在房门口,还是在我心中。不论我有多少挫折,她都挺我,站在我背后,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时时滋润着我的心。仍是祖母,你最懂我。
寒来暑往,瓜熟瓜落,时光从指间流走,可那藏蓝的身影从未离开。祖母,你最懂我!
刘佳懿
鲁 迅
我与蝉共情
与古朴雅致的书房格格不入的,是我颤抖着的手与宣纸上的团团墨黑。处理竹节和鹤膝时我总是出错,祖父失望的话语在耳边回响:“别练了,没效果。”几个月努力竟没有任何成效,失落和不甘将我的心紧紧裹住,令我喘不过气。
走到桌前,我怅然坐下,望向窗外,高大的绿树婆娑起舞,被晒于了水分的嫩叶却蔫头耷脑,耳边时而传来阵阵蝉鸣,忽急忽缓,奏着高昂的生命之曲,与平时别无二致。
忽地,一抹挪动的身影晃过我的眼睛,如同浩瀚大海里的一叶扁舟,在浪花的翻涌中浮浮沉沉。那是一只正在脱壳的蝉,它正努力挺起娇小脆弱的身躯,却又很快落下,再次挣扎着挺起、落下、挺起……它用不可动摇的坚定去挑战那不可撼动的艰难,我感到震惊,但更多的是怜悯它或许太弱小了,无法挣脱那巨大的束缚,唯有放弃和失败吧。
想到这里,我有些共情,我又何尝不是呢?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,根本战胜不了那如海浪般的挫折,眼看着心中的朝阳被乌云掩盖。
回过神来,眼前却成了另一番景象:在细微的动静后,蝉不见了身影,独留下那晶莹剔透的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啊!是蝉蜕,那只蝉竟真的挣脱了命运的束缚!树梢上,它正张开 彩色的翅膀,舒展着身姿,如凯旋的将军自豪地穿过城池,听两旁的绿树为它奏起胜利之歌!
乌云渐渐消散,心中的朝阳在蝉的带领下散发出希望的光芒,蝉能熬过在泥土中黑暗潮湿的生活,能在被命运束缚时仍迎风展翅,我又何尝不能呢?
我快步走到桌前,重拾狼毫。祖父的语与心中的关释怀凝聚成力量,点过春晨,横过夏阳,竖过秋雨,撇过冬雪时而清缓,时而迅返这疾,时而婉约,时而奔放。这一刻,我彻底与蝉共情。
墨香与蝉鸣氤氲成韵,我于这绿树间与蝉深切共情,也拾得殷切的希望,心中的挫败感消失殆尽。
王小雨
杨 绛
新的风景
你是否记得曹孟德口中“老骥伏枥”的壮志豪言;岑参“马上相逢无纸笔”的叹息;白居易“浅草才能没马蹄”的赞颂。马带领我站在合适的位置上,看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新的风景。
马,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,在历史的画卷上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,属于自己的新风景,并画下了独特的身影。
外婆家客厅的墙上挂了一幅徐悲鸿笔下的《八骏图》。外婆不爱唱戏听曲,亦不爱摆弄花草,独爱那耕于田间,任劳任怨却也能浪迹天涯,日游千里,驰骋沙场,笑傲江山的骏马。
那时我年龄尚小,暑假喜欢在外婆家过夜,外婆便给我讲故事,但都是关于赤面关公的赤兔马,西楚霸王的乌骓等等。翻来履去就这些,当时的我只认为童年应是欢快,愉悦,听些充满幻想,有趣的故事而不是那些乏味枯燥关于马的故事。有一次我不耐烦的对外婆说:“阿婆,我还小,又听不懂,您能给我讲讲有趣的故事吗?”阿婆笑笑说:“囡田还小,日后你见的事多了,便会明白了。”我不以为然,心中问闷不乐,便也沉沉睡去。但外婆口中的“马”在我心中留下的“辙”似乎剥开了一点我眼前的迷蒙。
又是一年夏天,外婆牵着我的手,去了一个养马场,在这里,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带着向往自由,享受风的抚摸的人们自由奔跑,看着人们脸上仰溢着笑容,我满满都是羡慕。暖风吹过,吹动了地上的草,也吹走了一层迷雾,我隐隐约约的感受到迷雾的那边似乎有“新”的事物,在朝我挥手。
再后来,时间慢慢流逝,我也迈上了通往艰辛的初中学习的车。我的眼前只剩下那一匹匹不畏风雨在不停奔驰的骏马,马蹄与大地接触的“嗒,嗒,嗒”声,索绕在我耳边……
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般快乐,自由,愉快,而是从家到学校,从学校到家,两点一线的奔波中,我好似在被“嗒,嗒”声引领着在迷蒙中奔走,我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,只在迷茫中左奔右跑,在雾中迷失了方向。
日益年老的外婆不常进城,学业繁忙的我也很少回去看望外婆。但每当我努力挤出时间回去看望外婆时,外婆总会看出我的迷茫,便会对我说:“初中生活是会很艰辛的,但你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,适合自己的方法,也可以看到不一样的“新风景”。”就像马在任何位置,它都会把自己的价值推向极致。在适合它的位置,它会不待扬鞭自奋蹄,它会尽兴的释放自己的豪情和风采。但如果平凡,努力,勤奋的道路是你的位置,你只要多出一份力,勤勤恳恳,踏踏实实,就不会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,一定可以走向人生巅峰,找到一片“新的风景”。
就在这一刻,我顿悟了。
马如此,人亦如此,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拼搏,便是人生真谛。
这样的马可以嘶啸江山,这样的人更可以笑傲江湖!
如果眼前一片迷雾,是昔日的旧风景,那么马的自由奔放是我所向往的;马的豪放奔驰是我所向往的;马的无拘无束,奔向梦想和目标也是我所向往的。这些向往铸就了属于我的新的风景。
马用他那矫健遒劲的身影,苍劲有力的足迹,为我展现了一片新的风景。
无论走了多远,只要找对位置,就算前路茫茫,也不必害怕,只当向马一样奔驰前行,奔向属于自己的新的风景。
这一刻,我跨上能嘶啸江山的骏马,冲破眼前的迷雾,朝着向我挥手的“新的风景”,奋力奔去!
陈怡冰
史铁生
寻傲雪梅花之韵
冰天雪地苍茫间,傲雪梅花迎风开。蘸墨,提笔,灵巧的毛笔在宣纸上游弋,画上的梅花也展现出了不输雪的洁白和芳香,一瞬便足以惊艳我们的眸光。
落笔,提腕,墨在宣纸上渲染开来,一次次为山,为石,为花,为亭,皆栩栩如生,其中我独爱绘梅,可我总是机械般的练习,老师说:“梅花凌寒绽放那一瞬间的神韵,还是没有画出来。”梅花凌寒绽放那一瞬间的神韵是什么?我的国画技艺到底差在了哪?我决定停下来,在沿途的风景中寻找答案。
于是寒假期间,我前往了北京故宫,有幸参观了王冕的梅花真迹,好一幅梅花!画上墨色渲染,墨色的枝干苍劲有力,我仿佛跌进了画中之境,数十多墨梅绽放在墨色枝干上,千里雪飘,暗影浮动,百丈冰上,花枝独俏,仙云堕影,古石埋香,孤瘦雪霜,绿叶青枝,我不自觉迈进细觉,是花香!不,又是墨香,这一嗅,一眼千年!
透过画轴,我才感知这位隐士王冕,以笔作墨梅,以心作执着的苦心,他所处的元朝,不就是冰天雪地之境吗?战 争不断,种族分歧,唯有他如傲雪梅花,不畏风寒,铁骨铮铮,坚定理想,这也许是梅花的意,铮铮铁骨,也是我所欠缺的韵,再看那一幅《墨梅》,花开的是初心,花开的是恒心,屹立于天地,笑看冰天雪地,笑看百花烂漫。
恍惚间,思绪的连漪被推动,往事厉厉在目,忆昔少年凌云志九万里而不能,心浮气踩,遇到困难就退缩,如何能画出梅花的韵志?我心豁然。
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拿出纸笔,画一幅梅,画的是铁骨铮铮,画的是人生理想,画毕,老师笑着说:“梅花的神韵,你画出来了!”
手持一笔,书天地之韵,万物之神,带着初心与恒心,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停下来,感受沿途的风景,倾听内心的声音,神韵与答案也许就在路上。
张瑞恒
张养浩
青春,我有我的姿态
行走在一株株苇间,欣赏来自身边独特的美景,回味着青春的样子。
记忆中的故乡,与青春毫不沾边,尽是枯燥。回到故乡,爷爷送我一只自己编织的手环,富有韧性的枝条透出一股空灵和倔强。我随后得知这是小溪旁的苇,无法相信这是那记忆中弱不禁风的苇,青春的好奇心驱使我一探究竟。
我看向爷爷,爷爷从容割下几片芦苇,我把手搭上去,快速一划,充满青春的张狂,不经意间,苇已割破我的手,我无法忍受输给纤弱的苇,可是血迹在眼前晃动,使我恐惧,我求助地望向爷爷,与苇一样纤弱的爷爷,坚挺着身子,冲我道:“不要急躁,慢一些,感受苇的温度、形状。”
那太平庸了,提及青春,当与平凡相斥。我心中想道。
爷爷望着我,却已把苇攒在手心,他与苇恰似鱼儿在水中从容,恍惚间,爷爷仿佛年轻了十岁,二十岁,四十多岁。我好似看见了朝气蓬勃爷爷,纵使身材瘦削,力量依旧丰盈。
这和我所认识的青春全然不同,纤弱的苇,与纤弱的人,于纤弱间迸发着强大的力量,我再望向苇,的确弱不禁风,但谦卑与静寂间有着一股空灵镇定,爷爷早已不复青春,但他教给了我真正的青春。
瘦削的身躯是他对生活的感激,苍老的面庞是他对时光的回应,也许爷爷也曾因艰苦生活迷茫,因青春的满腔热血而无处挥发感到痛苦甚至疯狂。但并未给青春打上“张狂”“纤弱”的标签。
在时光中,在青春中,磨砺出坚韧的生命并嵌在躯体中,在不徐不忙,在拼搏中迸发出难已状名的力量,我想,这恰似青春的本质,这恰是青春另一种独有的姿态,即便年龄推移,不再朝气蓬勃,又何防,青春的理念仍存。
青春,我有我独有的姿态,走在苇中,享受着风与苇。一串风铃浮在眼前,通往家中,我把手搭在上面,一步一步走着。
指尖触过最后一只风铃,苇,爷爷已远去,唯有青春那姿态长存于我身旁,我沉浸在这其中,如痴如酗体会着青春的姿态。
郭雨晨
李清照
青春之景
青春是一场胜大的绽放,我们踏上青春的旅路,一路追光。遇上黑暗与迷茫,才恍然明悟,停下脚步,只见野芳发,佳木秀,蝶鸟舞,风林响的青春之景。
西风凋碧树
深夜,浮风,雨点。
夜里,我被敲打的雨点冻醒,向四周望,伸手不见五指。
物理竞赛失利的场景在脑中循环播放,焦急与彷徨再次涌上心间,我起身,呆坐在窗前久久不能眠。“都道青春是场焦灼的赛跑,可我已尽力去奔跑,为何依然不尽人意?”感到心底有声音唱道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
衣宽终不悔
伏曦,红花,惊叹。
日渐天明,我带着对青春的疑惑,伏案睡去。窗外大雨连绵。
“孩子......”一道小心翼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将我唤醒。
是母亲,她在我身前坐下,平静地笑着望向我:“一品红开了,你......”见我不耐烦的神情又道:“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它在雨中的情形吗?”
我听闻,向窗外望去。漫天的雨纷纷然又漠然,雨的雾帘将天地笼罩成灰色。一抹红曜然夺目,闪耀点点光辉,在滂沱大雨中熊熊燃烧,淋不坏,浇不灭。当天地都在雨的混沌时,为何唯独它依旧燃烧着生命,绽放青春之彩?
在我诧异的目光中,母亲缓缓开口:“因为一品红本无花,那红色是它的叶。”
灯火阑珊处
清晨,信念,绽放。
那些一品红在风雨中摇曳,却从未倒下,尽情燃放着青春亮丽。
将叶子开成花,该是多大的信念,多宏大的理想啊!也是,红叶比红花坚韧,才能在狂风骤雨中,在其他花朵打落枝头时,依然绽放。
比赛失利,只不过是雨罢了,只有我心中的信念比花更加坚毅,方可战胜青春之路的艰难险阻。
母亲使我看到狂风骤雨中的青春之景,唯有坚定信念绽放,我们也就成为青春之景。
朱晟莹
安德烈·纪德
童趣送乡愁
——悠悠天宇旷,切切故乡情
那个小机器人又一次想牵我的手,总觉得头脑昏沉,那封尘于柜子中的机器人是什么?
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桑树,它留给我的是站在花下等果熟的一抹童真,只见儿时的我骨子里流淌的尽是顽皮的天性。盛夏火日炙人,桑果耐不住一个接着一个掉落下来,这是儿时的故乡,只见我袖口一挽,张嘴一吸,便也不知味地下了肚。但是如此不过瘾,我三两下窜上树,卧在枝丫上,望着那日日不落的云,喝醉的云,云仙子托着橘红的长裙在空中飘着。就着果子的清甜,落日的咸蛋黄流入梦乡。那浮尘的梦,三分养了桑树,三分红了夕阳,还有四分暖了故乡。故乡是我用童趣托起的天国。
不至于这一切已脱轨多久,看来我穿越到了儿时的故乡,太阳已越了树梢,一缕薄烟从烟囱奔向天空,晚饭被我搬上了树。枝头是挂着的太阳天边的灰葡萄,大黄梨,小金橘,汇成了最美好的晚宴。残阳更迭的血液淹没了这一切,唯有天边那朵最绚丽的云,在无力地诉说着一切的轮回。太阳又沉入了池底,重挂枝头的是一弯浅浅的甜月亮。
明晃晃的银轮飘飘洒洒地落入树叶丛中,不断的交织,纵横一阵风袭来,洒落了一地的月光,我虽然是北方的孩子,但大雪也很少见,这便是刻在我记忆中最美的雪景,一转身花白少年头。
我生长的那个村不大,花倒不少,最惹我爱的是那一汪,水灵灵的红荷花,每逢盛夏我都和爷爷乘舟采莲去,不知清池深浅高低浮在船上感受故乡的心跳,折些莲蓬,边吃边玩。悠哉游哉的一下午,有时困意袭来,便痛痛快快的小憩,一时好不自在。
我所倾怀的是与天地共鸣,我仿佛躺在一艘纸船上。随着水流摇入了故乡的心脏,我把乡情折成信笺,藏进一朵含苞的莲花里,江南雨多,石台阶上的小水洼是窗外淅沥哭泣,是岁月无声的呐喊。
不知不觉中,小水洼又积满了乡愁的泪。曾几何时我也懵懵懂懂地问:“奶奶这里没有游乐场,没有高楼大厦,为什么偏偏把家安在这呢?”“你懂什么?”奶奶没好气地呵斥道:“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住得舒坦,有意思。”她便撇下似懂非懂的我。笑着躺在摇椅上摇来摇去……
曾不屑于游子多情,几缕娇娇浮华竟勾起双眼涟漪,如今才知晓少年不识愁滋味。辗转各地,采蓬莱逢瀛洲,最念仍是旧城寥寥。故园不过红叶二里,却焚尽我的灵魂;故园不过水深潺潺,却流尽我的身心;故园不过人情脉脉,却换得一片游子真心。故乡山水比任何一处都壮丽,那里的一草一树对我的灵魂千呼万唤,我的头不昏沉了。“给,爷爷给你的惊喜是个机器人。”他拿出一旁的盒子说道。思乡的泪水无法遏制地涌出,一抬头回到现实,惊醒梦中人,小机器人摆在柜子里,直勾勾地呼唤着我的灵魂,该回去了,我的故乡。除了你,还有谁是我的牵挂呢?
机器人是我童年的象征,故乡的象征,故乡的慰藉,化作游龙灵眸初起,是我自倾情怀的童趣,思念在贫峰脊石间流连,是我向往的它,童趣送乡愁。
供稿| 语文教研组
排版|校办公室